福建热线 - 福建地区最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山西新闻 站在风口 创客怎样“飞”起来——我省加快“双创”脚步的调查与思考【创·故事⑦】

站在风口 创客怎样“飞”起来——我省加快“双创”脚步的调查与思考【创·故事⑦】

发布时间: 2016-04-08 06:38:16 来源: 作者:
阅读提示 “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用这样一句玩笑话来形容互联网大潮对从业者的巨大推动力。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无疑就是最大的风口,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或正在涌向这一风口,由此开启


阅读提示
“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用这样一句玩笑话来形容互联网大潮对从业者的巨大推动力。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无疑就是最大的风口,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或正在涌向这一风口,由此开启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与全国一样,三晋大地也正处于“双创”的巨大风口中。本报《新闻调查》栏目此前在《创·故事》系列报道中聚焦的6位创业者,就是全省创客大军的一个缩影。令人欣喜的是,这六人均已成功起飞,书写了各自精彩的创业故事。
“双创”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那么,站在山西“双创”的风口,作为创业者需要练就一身怎样的好功夫,才能顺势飞起来?每一名创业者都想飞得更高更远,但他们在起飞时面临着什么难题,又期盼得到哪些帮助?采写《创·故事》的过程中,记者在聚焦创业者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聆听专家学者精彩评析的同时,也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双创”,你准备好了吗?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5中国创业心态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者中有兴趣创业的人高达54.5%。但另有数据表明,根据对2015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项目的后续跟踪,多数创业大学生因遭遇挫折而放弃了创业梦想,只有不到5%的参赛项目还在坚持。
一边是投身创业的激情澎湃,一边是初尝挫折便戛然而止。二者的反差值得深思,也引发了人们的追问:“双创”,都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对于一位成功的创业者,自信、勤奋、敬业等特质固然不可或缺,但首先应当冷静地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选择创业?”《创·故事》点评导师、职业经理人王建中认为,创业是一件表面风光、实际却很苦很累的事情,惟有把创业当作一种事业来做,视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创业者才能以苦为乐,产生出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的巨大动力。
在《创·故事》聚焦的各位创客身上,这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杨浚佳本来是被派往太原高新区挂职锻炼的山西证监局职员,但她在一没钱、二没人、三不知公司何时能注册成功的局面下毅然决然地开始了一个人的奔跑,心甘情愿地历经种种艰辛,终于让“山西高新普惠”的牌子挂了出来。为了“点燃更多山西青年的创业激情,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挂职期满,杨浚佳又主动辞去国家公务员身份,全身心投入到创业中。挪威东南高等学院教授陈旭远“落户”山西后,完全可以轻松、体面地呆在高校搞科研,但他“一直有着参与和组织高新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的兴趣”,主动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快乐的创业路。陈旭远每次从欧洲飞回国内,顾不上倒时差就立即投入工作,实在熬不住就来到汾河边,一边散步,一边兴致盎然地继续与助手讨论工作。
无论起起浮浮,始终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这也许就是6位创客能笑到最后的主要原因。
创业,还应当冷静地问问自己:到底有没有创新意识?
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下海潮”有所不同,这次国家倡导的“创业”是与“创新”紧密相连的,以创新为驱动力。创业讲究顺势而为,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创客们一展身手的机会很多,但机会越大风险也越大,如果没有一种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恐怕很快就会败下阵。
就拿《创·故事》报道的创客来说,人人都打有鲜明的创新烙印。杨浚佳、李晓园、董晋辉牵手“互联网+”,陈旭远、卫珂分别瞄准激光显示和纳米洋葱碳材料这两种全球前沿的高新产业。即便“泡”在传统肥料领域的路敬,也致力于在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上做文章,硬是让传统产业玩出了新花样。由此可见,在本轮创业中创客需要在开拓新业态中找商机,在升级老产业中抓“风口”,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6个“双创”故事还告诉我们,创业要有理性的预期而非冲动的头脑,要有充足的准备而非一时的兴起。路敬创办肥料企业,是考虑到自己在农资界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人脉。大学生创客李晓园和伙伴们打造高校智慧物流生态圈,也是经过一番冷静思考后,瞅准市场空档做出的理性抉择。而反观我们身边的一些创业者,心血来潮上项目,一哄而上搞投资,又怎能不摔个头破血流?
利普讯董事长董晋辉感慨,干事创业绝不能前怕狼后怕虎,要敢想更敢干,宁可被打死也不能被吓死。而且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跌倒了没什么,爬起来继续走。他还认为,一些创业者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总想今天投资创业,明天就能挣大钱。他们公司即将投产的“易水香”纯水机需要配套大量的增压泵,这个零部件不难做,市场需求也很大,但我省的加工企业都嫌利润少,不愿承揽这样的小部件订单,只能远赴深圳采购。
“双创”,需要政府当好“店小二”正如庄稼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阳光、土壤、水分,创客的“起飞”也离不开良好的政府服务和宽松的政策环境。
在《创·故事》报道采访期间,记者明显感到了我省“双创”政策环境和扶持机制的日趋向好。杨浚佳在筹备“山西高新普惠”期间,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4家意向股东单位分别借款10万元,解了她的燃眉之急。李晓园和他的创业团队“拎包入住”山西大学艺道众创空间,这里集聚了省内外150多名大学生青年创业者,“双创”氛围浓厚。张卫珂携纳米洋葱碳项目落户阳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开发区积极协调用水用电,迅速组织基础装修,仅一个月张卫珂的公司便搬进了“新家”。
应该说,全省各级政府对“双创”的重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但要让更多的创客在三晋大地“开花结果”,政策阳光还需要照射得更充沛些。
李晓园表示,各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信息尚不对称。杨浚佳说,当前创业项目和商业模式很多,单凭创业者自身很难区分真假,也不容易辨别哪一个更适合自己。政府除了出台扶持政策之外,还应当多开展“双创”宣传、创业培训等。陈旭远认为,在山西“双创”热潮中,需要在科研成果的拥有者周围形成一个足以让他们产生科研成果转化冲动的氛围,各地政府应当提供相关支持、加强政策引导、打通有效渠道,帮助科研人员在创业路上走得更顺畅、更专注。
采访中,多名创客认为我省“双创”存在两个短板:一是创新型人才奇缺,二是山西工业现代化科技水平对高新技术创业提供的产业链支持极其有限。董晋辉打开他们公司上线的“易就餐”平台,在“招贤纳士”一栏里挂着后端开发工程师、Android/IOS开发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等多个职位,创新型人才缺乏可见一斑。陈旭远的公司在一年多的筹建期只招聘到7个人,“山西本土高新技术人才培养不足,而外地不少高端人才考虑到工作生活环境、个人成长空间,落户太原的意愿也不强。”他无奈地说。让陈旭远焦虑的还有,一线发达城市的高新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很健全,早晨产生的创意,把图纸传给同在一城的加工企业,晚上也许就可以把样品拿回来;而他们公司项目所在的产业链在山西呈断裂状态,绝大多数精密部件当地做不了,需要费时费力地发往外省加工。
“表面上看是两个短板,根子里却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双创’人才的短缺。试想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来做,高新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又怎么可能健全呢?”既拥有国际化的广阔视野,又具有在晋创业4年的切身体会,陈旭远对如何补齐山西“双创”人才短板有着独到的思考:“山西从政治经济金融中心地位讲不如北上广,从自然条件、人居环境看又不如苏杭,靠什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恐怕唯有靠比其他地方更优惠的政策、比别的地方对人才的更大尊重。”
在谈到山西本土人才的培养时,陈旭远建议,山西需要持续性加强高校投资,对有一定潜力的科研团队集中投资,提升实验室装备水平。路敬认为,青年是“双创”的生力军,我省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这就好比是给了大学生一把梯子,有心人自然会沿着梯子爬上去。
记者的感受是,政府在创优“双创”环境方面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各级党政干部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自觉、主动地当好服务创业者的“店小二”。只要具备了这种甘当“店小二”的意识,政策服务就一定能做得更主动、更到位、更贴心,全省“双创”政策环境就可以得到不断优化。
“双创”,全社会都要有包容精神绚丽逼真的色彩、精致入微的细节、身临其境的感受……记者在陈旭远任董事长的晋煤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享用”了一场由三基色纯激光光源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缔造的视觉盛宴。“我们研发生产的这台设备,有个洋气的中文名字——‘艾丽谱’。作为世界上首款集成度最高、体积最小,集家庭影院和工程投影为一体的三基色纯激光投影机,它一经问世就在全球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陈旭远介绍,“艾丽谱”从研发阶段进入投产销售环节只用了两年多时间,技术成果转化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陈旭远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益求精研发“艾丽谱”时,公司内外却传出了一些“杂音”:光见大把“烧钱”,不见产品下线,这样的“蜗牛”速度也太慢了吧?能不能先试着推出一款产品,给方方面面有一个交待?……
陈旭远说,科学研发充满了未知,从实验室的一项技术、一个功能概念,最终真正变成一件产品直至商品,从时间上、成本上往往超越人们的预期,这是很正常的。在欧美国家,天使投资很发达,也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在投资回报的时间表上很有耐心。但在国内,政府和投资人对于高新技术项目,往往缺乏一点耐心,多了一些功利,这样的“拔苗助长”将难以培养出具有战略高度的高新技术产业。
曾有人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创业。的确,当前“门槛”的降低并不意味着创业就变得很简单、很容易了,每天有成千上万家企业闪亮登场,每天也有成千上万家企业悄然倒闭,这属于一种正常的新陈代谢。
还是以《创·故事》报道的创客为例,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曾经享受过面对鲜花与掌声时的快乐,同时不少人也有过“败走麦城”的辛酸经历。比如,路敬刚走出大学校门,先是进入了家族企业,其间就曾因办砸几桩事而受到了父亲的严厉批评。创业伊始,李晓园与伙伴们建起了校园购物网“壹帮仁”,信心满满地想大干一番事业。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平台刚刚运行几个月,就受到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公司的严重冲击,他们只得选择了黯然退出。但令人钦佩的是,路敬、李晓园都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抚平伤口,汲取教训,抖擞精神,再次出发,并最终实现了第二次“起飞”。
路敬感慨,一旦选择创业,创业者就选择了与艰苦、压力、风险结伴而行的生活,创客自身固然要做好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全社会对创客的成败也不能太功利,即使创业失败也应当得到尊重和宽容。王建中表示,创新就是在做别人没做过或做不了的事,最后能走向成功的一定只是少数,简单的“以成败论英雄”将会打击创业者的“双创”积极性。
给“双创”试水者一定的宽容度,给他们提供鼓励探索的宽松环境和容错纠错的机制保障。如是,创业的广阔天空中,激情翱翔的山西创客必将变得越来越多。

  • 关键词浏览:
  • “走出”无声世界 他们带来最美的声音
  • 莫扎特的旋律在流淌——近日在五缘音乐厅举行的一场管乐团音乐会,表面上看,就是常见的音乐会,其实不然。...

  • 古都夜未央 洛阳正青春
  • 夏夜的洛邑古城,流光溢彩,游人如织。身穿汉服的俊男靓女罗衣飘飘、团扇遮面,怡然漫步于悠悠琴声之中,空气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 福建宁德多举措推动文旅市场回升 旅游业绩创新高
  • 第三季度,宁德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417.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91亿元,分别同比增幅33.6%和46.2%,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 未来三年 泉州更新重置37条供水管道 总长约127公里
  • 1日傍晚,泉州中心市区宝洲街和刺桐路交界处供水主管破裂,造成周边路段积水、堵车及多区域停水。...

  • 疑因搭讪起冲突,唐山多名男子在烧烤店围殴多名女子
  • 6月10日,网友发布网帖称河北唐山机场路一家烧烤店多人起冲突,疑因男子酒后搭讪女子,后多人对女子进行殴打。机场路派出所回应,有出警。...

  • 福州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圈”
  • 近年来,福州大力推动一系列社区改造更新工程,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去年,军门社区成为福州市首批1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之一。...

  • 《济南市绿化条例》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 为更好提升泉城生态环境,推动济南市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济南制定出台了《济南市绿化条例》。...

  • “人才”来济南能领几张卡?看新政背后人才密码
  • 两天前,在济南一家企业就职刚满一年的小宁领到了一张特别的卡片,这张由济南市发出的“泉城安居卡”将为来济人才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 济南市市中区开展“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
  • 11月30日,济南市市中区“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在济南市东河小学举行。在学生作品展示区,郑煊可同学分享了学校“走泉城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并介绍了同学们制作的作品。...

  • 共谋大发展 山东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 10月下旬,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长清区、平阴县分别与泰安市岱岳区、肥城市、东平县先后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贯彻落实上下游协同治污原则;...

    特别推荐